2016年9月10日,這是國電哈密煤電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哈密煤電)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在新疆首個2×66萬千瓦項目———國電哈密煤電一體化2×66萬千瓦工程1、2號機組分別以“94.148%、94.51%”的高得分率,順利通過了國電集團公司達標投產復檢。
國電哈密煤電一體化工程航拍全景。蔣其齊攝
這是哈密煤電全體干部員工欣慰、感動、畢生難忘的時刻,這是對廣大建設者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這戈壁大漠戰風沙、抗酷暑,舍家離口,艱苦奮斗,付出無數心血和汗水的肯定。
挑重擔 荒漠里建電廠
哈密煤電一體化2×66萬千瓦工程位于新疆哈密南部戈壁腹地無人區,地處羅布泊邊緣,這里是生命的禁區!疤焐蠠o飛鳥,地上不長草,千里無人煙,風吹石頭跑”,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這里惡劣的自然環境。
時光回溯至5年前。2011年,國家能源局部署了 “疆電外送”首個特高壓項目———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國電新疆公司迅速成立籌建辦,抽調精干力量開展前期工作。2012年底,項目取得“路條”,2013年9月取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并開工建設。
第一次來這里的人,總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方圓近百公里荒無人煙,沒有路、沒有水、沒有樹、沒有草,就連戈壁上特有的耐旱植物駱駝刺、紅柳都難以生長。夏季酷熱,地表溫度可達六十多攝氏度,冬季嚴寒,最讓人難受的是頻發的沙塵暴,強沙塵暴來襲時漫天黃沙,猶如世界末日到來。
夏秋時節是沙塵暴高發季,項目籌建初期,建設人員住的是臨時板房,封閉性不好,往往一覺醒來身上、臉上都落滿了沙塵。項目周邊沒有人煙,牙膏、洗衣粉、水等生活用品和物資都要到百公里外的哈密市采購,新鮮的蔬菜、水果更是成了“奢侈品”。環境的惡劣讓部分施工隊伍難以適應,沒幾天就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荒漠里建電廠亦如此。然而,國電哈密人克服了重重困難,搭建臨時工房、鋪設進場道路……一項一項推進著工程建設。隨后,各參建單位建設者也陸陸續續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聚集到這茫茫戈壁大漠,開始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斗。
立目標 瞄準國優工程
盡管自然環境如此惡劣,盡管建設條件極其惡劣,但是哈密煤電始終瞄準一流建設目標毫不含糊、毫不動搖,立志要打造精品工程。工程伊始,公司就確定了“實施精細化管理,建設綠色環保工程;高標準達標投產,確保行業優質工程;技術指標爭一流,創建國家優質工程”的建設總目標。
哈密工程是“疆電外送”哈鄭直流的配套電源項目,而“疆電外送”項目采取風、光、火打捆外送方式,主送新能源,由火電進行調峰。對于調峰機組來說,機組靈活性運行能力和深度調峰能力是決勝“疆電外送”市場的關鍵。另外,哈密電廠采取煤電一體化坑口電廠模式建設,就地轉換高鈉低熱值煤炭,其燃燒特性對鍋爐的設計要求極高。
該公司提高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先后進行了50余項設計優化,并充分吸取周邊電廠的建設經驗,確保在設計階段就 把好關。最終,該公司確定采用超超臨界機組,主機容量采用IEC標準,其額定工況全廠熱效率43.62%,發電煤耗為282.01克每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4.82%。為滿足深度調峰的要求,對脫硝系統進行了優化,確保在30%~100%負荷區間能夠穩定投入脫硝設施,50%~100%負荷全程AGC投入,變負荷速率大于1.5%。
根據哈密屬水資源極度匱乏地區的情況,工程設計采用間接空冷機組,年耗水量為235萬方,按照年平均耗水指標,每百萬千瓦耗水量為0.0743立方米每吉瓦秒,遠低于國家電力耗水0.12立方米每吉瓦秒的指標要求。通過優化總平面布置設計,采取主廠房采用側煤倉布置、生產輔助和附屬建筑緊湊布置等措施,減少了占地,廠區占地面積僅26.94公頃,充分體現了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的“四節一環!本G色電站設計理念,突出節能高效、綠色環保等特點。
抓管理 突出安全標準化
安全是企業的天,質量是工程的魂。在這戈壁沙漠建工程,大風沙塵天 氣和高溫是工程安全和質量的最大“天敵”。針對戈壁沙漠自然環境特點,哈密煤電進行了高溫、大風沙塵等特殊環境下安全、質量控制課題研究。
哈密煤電牢固樹立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文化理念,成立了由業主、監理、EPC總承包單位和施工單位安監人員聯合組成的安全巡檢大隊,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對施工安全隱患“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糾正一起,特別是在安全弦容易松懈的節假日,更是加大監管力度,從而有效維護了工程施工安全。該公司始終堅持“安全是管出來的”這一理念,建立了季度、月度、周、日層層監督檢查的安全管理體系,編制了《安全文明施工總體策劃》《工程建設安全文明施工設施、標志、標識標準化圖冊》等96項管理文件,實現了施工總平面模塊化,現場設施標準化,工程施工程序化,文明區域責任化,作業 行為規范化,環境衛生經;芾,為工程高標準開工、高標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該公司還狠抓大型起重機械管理,實現了開工以來安全生產無事故,在國電集團歷次春秋季安全大檢查中一直名列前茅,成為基建工程的典范,項目2015年獲評國家能源局 “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工程建設項目”。
建出高質量項目,哈密煤電在事無巨細的精細化管理上下足了功夫。該公司成立了精細化及創優管理組織機構,編制了 《創建國家優質工程規劃》《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每月15日、30日定為“質量管理日”,通過開展精細化“宣傳標語口號征集”、“示范項目評比”等活動,使精細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哈密煤電堅持“過程管控”,加強設備監造、驗收等關鍵環節,完善獎勵機制,積極鼓勵施工作業人員加強設備缺陷檢查。
結碩果 技術指標一流
歷經兩年多時間建設,2015年底,工程進入調試的最后沖刺階段,全體干部員工、參建單位員工發揚“白加黑”、“5+2”的精神,順利完成了化學制水、水壓試驗、廠用受電及鍋爐吹管、汽機沖轉、機組并網等節點目標。
在2016年新年、新春佳節臨近之際,2015年12月16日、2016年2月2日,1、2號機組相繼順利通過168試運行。期間機組平均負荷率達到98%以上,保護、自動裝置投入率100%,機組振動、真空嚴密性、漏氫量及環保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優良標準。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哈密煤電注重科技研發應用,將機組智能控制系統(PIC)首次成功應用在高鈉煤機組上,在1、2號機組整套啟動中,PIC系統成功實現了啟動準備到機組并網、升負荷等開機全過程的自動控制,大大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減輕了運行人員壓力!陡邏A金屬煤優化燃燒》科技項目研究也取得明顯成效,機組試運至今燃燒穩定,未發生鍋爐結焦現象,運行參數達到設計值,初步解決了高鈉煤易結焦的難題,課題已取得專利2項。
目前,兩臺機組已完成所有性能考核試驗,鍋爐效率、汽機熱耗、空預器漏風率、廠用電率、供電煤耗等經濟技術指標均優于設計值,達到目前同類型機組的領先水平。機組環保指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達到10毫克每標立方、35毫克每標立方、50毫克每標立方以下,達到國家“超低排放”限值要求。2016年7月19日,工程通過了環保專項驗收,投產半年即取得環保電價,實現了投產即安全穩定運行、環保達標排放、投產即贏利的目標。達標投產驗收是檢驗火電工程綜合性水平的重要手段。哈密煤電深知,做好達標投產工作功在平時,公司總經理劉冬林多次強調 “我們不能為達標而達標,要以達標為契機提高運營管理水平!痹谶_標投產迎檢準備工作中,哈密煤電堅持周聯絡會制度,以問題為導向,列出工作清單,指定負責領導和責任人,解決一件銷號一件,同時以達標投產為契機,加強設備缺陷治理,確保了機組整體移交水平。
在達標投產復檢反饋會上,檢查組專家對哈密煤電一體化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1號機94.148分、2號機94.51分!”兩臺機組以集團公司60萬千瓦等級項目最高分通過了達標投產驗收。這一刻,公司員工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會場驟然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只有參與過工程建設的人們才知道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的來之不易!只有他們才知道成績的背后是幾千名建設者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辛付出!這份成績不僅肯定了哈密煤電公司全體干部員工基建工程管理所取得的成績,而且極大地鼓舞了哈密煤電公司全體員工爭創 “國優”的士氣。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國電哈密人正以“人生在戈壁閃光,事業在戈壁啟航”的樂觀精神與豪情壯志,繼續砥礪奮進,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努力打造“區域領先、集團先進、行業一流”火電企業。